星期二, 8月 16, 2005


對水庫的認識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憶一下水庫壩體安全的相關議題吧,也算是颱風造成缺水問題之外另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也可參考:
石門水庫土地開拓史研究
台大李鴻源教授觀點

2005.08.16  中國時報
石門大壩安全堪慮
吳憲雄

桃園如期恢復全面供水,大官小官鼓掌慶功,大長今、小長今都出籠了,但為小成而沾沾自喜的背後,隱藏著石門水庫大壩安全的重大危機。

石門水庫大壩是中央不透水心牆分區分層滾壓土石壩,也就是說石門大壩完全是由土石堆積而成的,是將土石依功能需求分級分類或篩選,或加工, 依不透水及安定之需要分區分層滾壓填築而成。中央是以高塑性黏土構成的不透水心牆(Zone1),負責阻止水的滲透,再來兩側是過濾層(Zone2)負責 保護中央不透水心牆材料之流失,再外層也是最大的一層是半透水殼層(Zone3)負責大壩的安定,最外層是大石壩的保護層(Zone4),分區分層各司其 責結合而成安定的大壩。這種壩最忌諱在壩體上加重設計外之荷重及震動,因為這樣將裂解各區層的結構和功能。

例如中央心牆加壓震動就很容易龜裂 而漏水,過濾層荷重震動後會產生壓密而失去濾水的功能,不是使中央不透水心牆材料流失就是無法將壩體內的多餘滲透水排出,致壩體孔隙水壓升高,當孔隙水壓 升高到一定值後,就會發生管湧現象,大壩就會很快的潰決。

去年及今年為解決桃園地區供水問題,在大壩上設置重量超過十萬噸的水櫃,架設二十餘台抽水機及鋪設無數的輸水管,水櫃的荷重,抽水機輸水管 的震動,正是土石壩安全的最大忌諱。現在,經濟部長帶頭做危害大壩安全度遠超過行車的行為,令人有今夕何夕的感覺。而世界上沒有先例,沒有水利工程師敢作 這樣的事,這件石門大壩壩頂架設大型抽水機抽水,也已成為世界壩工的笑談。

超量的荷重及抽水機輸水管日以繼夜不停地震動,使石門大壩陷於潰壩危機。依水利法相關法規規定,水庫每五年要做一次安全評估,以確定水庫設 施的安全,安全評估將需做水庫潰壩分析及潰壩時災難緊急因應計畫。依石門水庫潰壩分析,如石門大壩萬一潰決,其蓄存之三億二千萬立方公尺水及所淤積泥沙奔 流而下將淹沒淡水河下游六百平方公里之地區,包括台北市除士林、北投、陽明山等高地外的全部,當然包括總統府在內,以及台北縣的淡水、蘆洲、三重、板橋、 土城、三峽、鶯歌、樹林、新莊、泰山、五股、八里、甚至中和、永和、新店,另桃園的八德、觀音、大園也難逃淹沒,中正機場也將被淹沒,所有都市建設及公共 設施也將全毀,災難影響人口超過三百五十萬人,均為台灣政經精華地區。

為了免於動搖國本,為了大台北地區三百五十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本於身為國家水庫安全評估小組委員的職責,必須強烈要求政府,如石門水庫 的設施有缺失必須改善,請在大壩安全無虞的原則下,循正當合理的技術規畫設計改善,而盡速限期拆除壩上現有影響大壩安全的設施,並立即依法令規定辦理石門 水庫特別安全評估。如發現有任何影響大壩安全的不利現象,應立即改善,在尚未確定石門大壩安全無虞前,應採緊急措施,諸如降低水庫蓄水量、減少大壩外應力 等,不要頭痛醫頭而造成萬劫不復的災難。

看了經濟部檢討石門水庫事件責任歸屬的會議決定,認為這次洪水時開啟水庫放水口及電廠放水口放水排砂,是重大的成功措施。其實依據民國五十 二年水庫完工時所定的水庫維護操作手冊,以及現行的「石門水庫運用要點」規定之標準操作程序(SOP),即規定洪水時底層放水口包括水庫放水口及電廠放水 口應全開排洪排砂,四十年來依此程序操作,水庫從未有問題。只是去年艾利颱風時,有人違反標準操作程序規定下令關閉底層放水口,才造成今日石門水庫的問 題,而去年為維護水庫安全,堅持依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不肯受命關閉底層放水口的前北水局李姓局長,被以抗命而調職處分。今天卻又肯定原標準操作程序是正 確,又稱讚為偉大的創舉;真不知如何給予堅持專業原則而受到委屈的李前局長交代。

(作者為前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現任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